環保、節水、教育水資源再利用-水撲滿
水撲滿-守護水資源緊缺情況所發揮之循環利用
我們是地球的暫時看護者,要珍惜地球環境的有限資源
2021年是台灣56年來降雨量最少的一年,中南部陷入缺水危機。近10年台灣每人每日平均自來水生活用水量為273公升,面臨半世紀内最嚴重旱情,除了宣導民衆節約用水,如何從教訓中積累經驗才能做到真正的“未雨綢繆”。
在台灣雨水收集的概念已逐年被大衆接受和重視,水撲滿不僅可設立在學校、公園、草坪等公共空間,也可設置在民宅社區的地下。可以取代部分需要經過多層處理才能使用的自來水,經過過濾以及沉澱過程後,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來澆灌植物、清洗地板、沖洗馬桶,也可作爲小型的消防儲水槽。
雨水收集、貯留是水資源處理中相對簡單、成本較低,值得開發利用的方式;並可結合建築與設計,將水資源有效的攔截以應變強降雨,使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轉變成水資源獲取的機會。
所謂的水撲滿,就是希望讓降下的雨能夠暫存的在大地之中並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拿出來使用。下雨時可以讓水透過縫隙滲到地底下,不會積在地面上,當太陽出來時,這些水又可以蒸發來降低整個環境的溫度,且能涵養地下水。達到「雨天儲水,晴天散熱」的環境保護效果。
瑞助自2016年起就開始未雨綢繆,陸續在建案推動「水撲滿」設施,在降雨時,雨水通過既有排水設施導入雨撲滿儲存,有效避免地面積水,旱季時則可利用儲存的雨水澆灌花木等使用。也受邀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辦理的【110年因應氣候變遷暨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2個場次演講,讓大家了解全球氣候議題是大家的責任與機會, 要盡早因應氣候策略規劃方向, 並創造新價值。自2016年起至2021年底共已施工完成1,720.2噸,且每一次可保水95%的水。
水撲滿<組合式儲水箱>工法優勢
○ 全世界先進國家廣泛使用中
○ 95%以上之孔隙率(混凝土箱涵70%、礫石35%開挖量減少)
○ 施工期快速(1000噸級7日完成、混凝土結構60日完成)
○ 強度高、安全性耐久性佳(耐25噸重車輪壓荷重、50年壽命)
○ 設計自由度大(形狀自由、受地形限制小)
○ 地下大型貯留雨水空間(10000噸級以上)
○ 省力化施工(人力施工即可、減少動力機具)
○ 應用多樣化(貯留型、滲透型、滲透+貯留型等)
○ 土地有效利用(建置於地下、地上土地可在利用)
○ 使用100%再生環保素材、減少碳排放
○ 減少地表逕流量(使雨水貯留或滲入至土壤中)
○ 雨水回收再利用及基地保水(綠建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