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衛生

本公司導入及實施ISO 45001:2018 & TOSHMS(CNS 45001)驗證稽核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經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重新驗證通過。

系統涵蓋至瑞助營造員工及承攬商,並依照ISO45001:2018的條文內容進行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評估每項工程、作業風險等級,規劃相對應的管制方法、消除危害並將風險降至可接受範圍,並持續依照最新法規要求及同仁反映意見,更新改善系統標準。

每年也定期重新檢視職安衛管理系統,聘請外部稽核單位針對職安衛管理部稽核紀錄及各單位(包括工地)執行情形進行追查驗證,並保持持續通過驗證,確保符合職安衛法規要求,如有重大工安事故發生,立即進行改善措施並重新檢討。


三級管理制度

為確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的落實,提升施工安全,並推廣安全衛生與環保觀念,本公司積極履行施工管理責任,透過協調與指揮工作, 保障公司內部及協力廠商的作業人員在施工期間的安全、健康與財產保障。為此,本公司制定了協力廠商承攬安全衛生管理程序,將其納入承攬合約並嚴格執行,同時推動承攬廠商及工地工程師落實三級管理制度,以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瑞助營造積極推動工地落實三級管理。

依對象提供合適勞安教育訓練

營造業屬於職災高風險產業,許多事故案例顯示人為失誤是主要成因。因此,瑞助營造將教育訓練視為保障員工與工班人員安全的關鍵措施,透過源頭管理強化人員的安全意識,使作業人員熟悉安全規範與標準作業程序,進而有效降低工安事故風險。為確保安全管理的落實,職安衛教育訓練區分為「瑞助員工」與「承攬工班」兩大對象:

瑞助員工:依據法規,公司為新進人員安排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使其熟悉公司職安政策、相關法規及營建工地基本安全知識。此外,對在職員工則安排定期訓練,並提供外部專業培訓課程,確保安全管理知識與技能持續精進。

承攬工班:第一線的(再)承攬施工人員往往容易輕忽施工安全的重要性,除了進場前安排安全教育外, 針對安全意識較低的承攬廠商,主動召集並辦理工班輔導,對於經常性違規缺失進行強化教育,期許透過層層把關與持續教育,使人員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共同維護施工現場安全設施完善,預防職業災害,營建友善的職場環境。

高風險工作環境評估與管理

考量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公司針對高度或深度超過 5 公尺的十大施工項目,訂定出高風險評估及審查機制,在採購發包合約中明確規範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與審查機制。承攬商須在施作前提交風險安全評估資料,並由公司安全評估小組進行 「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審查」,會議審查通過後方可進場施工,以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

在高風險工項施工前,工地須向公司一級單位申請停留點查核,由職安衛管理部至現場抽查,確認施工廠商及主辦工程師是否依據施工審查會議的決議,確實執行安全管理措施。此外,作業前必須進行勤前教育,要求所有施工人員嚴格遵守安全規範,以達到風險評估與審查的目的,最大程度降低潛在危害。

推動臺灣職安卡
全員參與塑造工安文化

於營造業普遍存在層層轉包的特性,導致現場許多勞工對危害的意識較為薄弱。瑞助營造本著「共好」與「永續」的理念,主動向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申請,獲得辦理臺灣職安卡(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的資格,並指派數名員工接受培訓取得臺灣職安卡講師資格,為內部員工及移工、承攬商及再承攬的工作者提供『免費』的臺灣職安卡教育訓練(初訓6小時、回訓3小時),新進員工100%強制要求參與公司舉辦「臺灣職安卡」訓練,課程除了運用職安署完整的教材、職災案例、影片,結合營造經驗豐富的講師授課,幫助工作者提升施工安全與防災意識,同時傳達給員工有關退避權之相關全力,達成「全員皆重視工安」的願景。

使安全衛生不僅僅是附加的任務,而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自政府推行「臺灣職安卡」以來,截至2024年底瑞助營造已舉辦271場教育訓練,累計初訓發卡數達7577張(人),參與回訓人數達542人。我們深知工安文化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事,瑞助營造將持續為第一線工作者辦理訓練課程,以切合實務需求提升安全與專業素養,使每位工作者主動關注自身生命安全,共同營造更加安全且高品質的工作環境。


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

求環境零污染已是全球產業面臨的挑戰,瑞助營造也認為環境友善是責無旁貸,根據聯合國統計,建築跟營建部門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占全球的38%,其中74%跟能源使用相關,26%來自建材以及營造階段的碳排放。由此可見建築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所以由最高管理階層制訂環境政策並帶領全員致力執行,政策內容:「響應環保節能減碳、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推動6S潔淨運動及愛護地球珍惜資源」。本公司已導入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經台灣檢驗科技(SGS)於2019年10月11日驗證通過,2024年亦通過續評。藉由國際標準系統及環境政策推動運作,共同維護營造工地及周遭環境,建立友善鄰里關係,減少環境污染(空氣、水、噪音及廢棄物)所造成之衝擊,響應2050年台灣淨零目標。


工地環境管理與減緩環境衝擊措施

營造業的環境管理考量於營建過程中對施工現場、建材使用、能源消耗、廢棄物處理等直接與間接的環境考量作全盤的鑑別後進行有效的管理,以達到基地的環境保護、提升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確保皆符合環保相關法令規定為基本要求,同時降低本公司的成本風險並樹立營造與環保兼顧的企業形象,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經環境考量面鑑別後,以下列出重大環境考量面之作業活動,下列為對應之措施:
1.空氣汙染防制
2.廢棄物減量汙染處理及土方運棄處理
3.水汙染防治
4.噪音防制處理
5.病媒蚊(登革熱)防治處理
6.工區周界環境維護及環保意識教育